这一年的年景虽然不算太好,可是前面有山神娘娘托梦给送来了兔子,后面又有货郎们走街串巷得售卖粮食,天蒙山脚下的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倒也不算特别艰难。
就是眼下这场雪下得太大。
学校里都停课了,地头也没什么农活能做了,家家户户都窝在自己家里猫冬。
老宋家的人丁多,今年捡的柴火和割的草都多,甭管是喂兔子的还是烧炕的,都不缺。
宋老太也不是心疼柴火的那种人,反正又不需要自家花钱去买,都是天蒙山上捡来的,没必要抠抠省省让全家冻着,敞开了烧就是。
每间屋子的炕都烧得暖烘烘的,屋里屋外,完全就是两种天地。
宋老太和三个儿媳在炕上支了一张桌子,上面摆了麻将,正在传承传统文化精髓。
“碰!来春,你娘家的房子,修好了没?”
马来春帮宋老太把她碰到的那张牌递过去,愁了一整个秋冬的脸上总算是有了点笑,“修好了,不过还得再干上一个冬天才能住人,现在里面还潮得很。怕在那屋子里生火会让干不透的房子塌了。”
宋老太点点头,“修好了就行,在你叔家借住一个冬天,明年开春就能搬进去了。咱家的野番薯还有不少,过年的时候你们不是要回娘家?都拿点儿回去。”
她这么一说,马来春、谢招娣、芦花开三人都惊呆了。
尤其是谢招娣,她脸一黑,说,“妈,我不拿,我大嫂和三弟妹想要拿就拿吧,我反正不拿。”
宋老太又按下一张牌,“听牌了啊!你咋不拿?让你给娘家送点东西,你还不乐意了?真是亲家母的好闺女。要是让你妈知道了,肯定得坐炕头骂你半年。”
马来春知道一点儿原委,她看着谢招娣那像是吃了苍蝇一样的表情,乐了,“妈,我想我知道是因为啥了。”
“因为啥?”不只是宋老太这么问,芦花开也抬眼看了过来。
这一冬天,芦花开时常往娘家跑,心里总感觉亏待了婆婆和两位嫂嫂,抽空回到家后就不把自己当人看地干活儿,人都累得黑了一圈、瘦了两圈。
眼下她娘家那边的事情安定下来,芦花开这才能在家休息几天。
马来春戏谑地看着谢招娣,同谢招娣说,“二弟妹,我说了哈!”
谢招娣嘴撅得都能挂油壶了,她翻了个白眼,摸起一张牌,脸上立马多云转晴,“杠!暗杠!大嫂,你想说就说,又不是啥不能说的事儿!做事不厚道的是我娘家人,又不是我,我还怕丢人?丢人的是她们。”
谢招娣这番话把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