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虚阁中文网

字:
关灯 护眼
凌虚阁中文网 > 回到明朝做千户 > 第7章 谋划

第7章 谋划

热门推荐:

到时如果能解决五寨堡军户们吃饭问题的话,再以点带面,解决或是减缓大明朝粮食不足的问题,将是名利双收的结果。

况且,黄来福认为,在农业不稳定的时候,大力发展商业,并不会带来什么好结果,这方面,大明朝已经得到了深刻的教训。

大明朝末期,商业极度发达,特别是万历、天启、崇祯三朝时,海外贸易庞大,致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,不完全统计,明朝末期从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高达五亿两以上。

只是如此多的白银大量涌入,却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通货膨胀,各种商品的价格飞涨,粮价更是随之飞涨,贫富二极越发严重,造成了许多问题。

农业不稳定,粮食产量不足时,商业贸易的繁华,还会导致另一个问题。比如大明的产粮中心,江南一带的民众看到商业的好处,觉得种粮不划算,便将大片的田亩用于经济作物的种植,使粮食产量更是进一步下降,这就是所谓稻桑之类的争议。

本来大明朝北方几十年都陷于小冰河时期,粮食已经严重不足了,加上南方的粮食产量又年年下降,导致大明朝的粮食更为匮乏,粮价更是节节攀升,粮价飞涨又带动所有物品上涨,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,加剧了社会矛盾。

这就是典型的无农不稳。

农业不稳,百姓没有粮食,再繁华的商业也是无根的浮萍,风一吹就倒。所以说,在古代那极低的粮食生产力面前,加上灾害频繁,落后的交通。中国几千年的“重农抑商”政策不是没有道理的。

大明朝后期商业再发达,也拯救不了因农业崩溃而带来的社会崩溃,反火上浇油似的增加了不少不稳定的因素。

况且,还有一点,明末的商业发达,白银的大量流入,并没有给国家财政带来什么好处。国家的财政,依然拮据。因为这其中的贸易红利,基本上都给那些大商贾和文人官员们瓜分了。小民和政府,反是通货膨胀的受害者。

一方面,大明的立国本是以一个以中小地主及自耕农为主的社会,在财政收入上,向来以一个简朴的小农社会为参照物。这种从小农社会出发而制定的各种制度,包括财政制度,很难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,官员们普遍没有应付各种环境变化的能力。

这些文人官员对于民间经济的发展或衰退,往往感到隔膜,两眼一摸黑,无从下手。更不要说面对商业社会那各种复杂的变化了。自然,国家的税收和预算也就不能随之而增加或减缩了。大明朝很多官员根本意识不到社会商业财富的变化,根本没有在商业方面增税加税的概念,只会惯性地盯在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7页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
书友提醒:本站域名更新

亲爱的书友们,本站域名已更新至:最新小说推荐,并提供备用域名:361小说网,以确保您的阅读体验。

感谢支持,我们将不断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小说。

热门推荐
夜雾沉迷(半校园1v1h) 被哥哥管教的日子 刚准备高考,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情欲采集师之兽人大陆 昼眠(np) 大理寺.卿(双洁1v1破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