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世,那么即使《忆贞文年岁》这篇文佚失在历史中,他也想让后人知道,他为贞文皇帝作过这篇文章,给后世人验证贞文帝是一个明君,留下了一个佐证。
然而,此时的黎池,无论如何也想不到,《忆贞文年岁》这篇文章,竟会以‘功德碑‘碑文的方式流传后世。
这是一种,黎池作为一个臣子来说,不敢轻易妄想的方式。
……
—《贞文纪碑》,又名《忆贞文年岁》,是歌颂大燕第二位皇帝燕太宗功绩德行的功德碑。由文正公黎和周撰文,高宗赵俭楷书,于景文二十九年立于文陵前……‘
……
正月初一的大朝会上,新皇改元景文,记景文元年。同日颁旨,大赦天下,加开恩科。
景文元年,二月初五,从京城里来的礼部传旨官员,到达黎水村。
进村时,此人仰头看了一眼村口的六元及第进士牌坊,心中感慨:气运之盛,才华之盛,莫过黎和周!
礼部官员此次不远千里来到黎水村,是为宣读新皇的三道圣旨:
第一道,诰赠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左侍郎黎池之祖母袁氏,为一品诰命夫人。
第二道,诰封黎池之母苏氏,为二品诰命夫人。
第三道,诰封黎池之妻徐氏,为三品诰命淑人。
其实除了这三道明文圣旨外,那位礼部官员还为他的顶头上司,带来一道新皇的口谕。也不是,其实不算是口谕,若是口谕就直接宣了,应该说是捎来一句口信。
“黎侍郎,下官出京时,陛下特召下官进宫,让下官带句口信……”这位礼部官员也是机敏,没有自作主张,说成是传达新皇口谕。
黎池放心手中茶盏,恭敬正色道:“且快快说来,陛下捎来什么口信?”
“陛下问您,何时归京?”
黎池温和一笑,答道:“烦请帮忙传信,就说……”
“待臣为祖母居丧守孝满一年后,大概也就六月份时,臣或已身归京城。至那时,臣必为陛下效命,复为大燕鞠躬尽瘁!”
作者有话要说: 至此,正文完结!!!
番外不定时更新(也就是可能隔日更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