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现在你搞明白了吗?”
“没完全懂。”他摊开手,“但至少我得到了一份工作;而且,Kairos,我觉得有你的地方就有家的感觉。”
时之序习惯了他手到拈来的情话,也习惯了不往心里去。
她知道他家里几代都是学者,家里来访的客人不是文化批评家就是人文社科学者,他不用为生计发愁,只用追寻自己的兴趣,所以读人类学大概率只是水到渠成。
“你呢,为什么读了这样一个找不到工作的专业呢?”
时之序想了一会,才说:
“不知道……随便选的,”说完,她又补了一句:“而且,为什么说找不到工作?我在多伦多读本科那会儿在麦当劳炸薯条,干了一年。现在的话,应该可以晋升做收银员了。”
Eric被逗笑了,她的脑回路总是这么出人意料,又格外地透彻。
“对不起,Kairos,哦不对,时教授,” 他调侃着,又低头轻轻吻了她的手背,“我大概还不够谦卑。”
“没关系。”时之序起身拉开窗帘一角,看向窗外,“我也没有比你更谦卑。”
Eric没再说什么,只轻轻地从床上起身,从身后轻轻抱住她。
第二天早上,天刚蒙蒙亮,雾气缭绕在校园附近的白桦林间。时之序裹着围巾,走进系馆叁楼的办公室,敲开了导师的门。
她简洁地说明了来意:想用掉两周年假,回中国处理些个人事务,顺带参加一个南京的会议。她递上会议邀请函的打印件,一边解释说会提交一篇与城市更新和社会不平等有关的论文摘要,算是和她目前在瑞典移民社区的田野有理论上的呼应。
导师是个五十来岁的瑞典女人,她翻了几页会议资料,点点头,语气一如既往地温和而审慎:“很好,这有利于建立你自己的关系网络。但要确保不会陷入怀乡情绪中。”
说罢,她又笑着摆摆手,“我说的不对。Zhixu,对于你来说,要做的是放下自己,甚至忘记自己,变成研究对象的一份子。”
她的导师总坚持叫她的中文拼音名,不愿叫她Kairos。尽管“之序”对于她来说很难发音,她也坚持。
时之序很感激她这么爽快就答应了,随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4页